【奮進強國路 闊步新征程】隆德:文旅產業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隆德縣位于寧夏南部、六盤山西麓,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通道,如今是集自然生態、歷史人文、紅色文化與避暑康養于一體的千年文化古縣。 東出預旺山可平 “東山”,是當地人對同心縣東部山區的統稱,涵蓋馬高莊、張家塬、預旺等多個鄉鎮。歷史上,古絲綢之路途經東山,是《新唐書》所載“蕭關通靈威路”的重要一段。后因古絲綢之路沒落,東山日漸閉塞,山高、溝深、路遠、人窮。2005年年底,寧南山區惠平公路至馬高莊鄉三級油路改建通車,寧夏最后一個鄉鎮、最后一個行政村通上了公路。今年8月16日,銀川至... 文化中國行 | 涇源:蕭關古道通古今 位于固原市涇源縣的蕭關,自古以來便是連接四方的交通要塞。秦朝在此設烏氏縣,修筑長城;漢代建立高平城,漢武帝六次親臨蕭關;唐代則通過這里連接絲綢之路;宋代修建城寨加固防御;元代在此設立安西王府……每一朝代都在蕭關留下了自己的印記。這里不僅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,也是歷史上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的交匯地帶。其地處戰略要沖,東南直指... 星海湖畔,一座科教之城正拔節生長 近日,記者來到寧夏閩江應用技術學院,塔吊林立,工人們正在建設工地揮汗如雨,首批7棟宿舍樓已完成室內外抹灰、鋁合金窗框安裝;第二批6棟教學實訓樓等工程,主體框架結構全部封頂;第三批圖書館、食堂、風雨操場等6棟單體建筑物,正在進行基礎施工…… 賀蘭:“蘭多神奇”有多神奇? 更 多 見證75年 與共和國同行 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錦繡原州如詩畫 固原市原州區是遠古文化重要發祥地之一,這里的歷史可以追溯至3萬年前,當時的原州地區已有人類活動蹤跡。《詩經》《史記》等古代文獻中都有記載,見證了其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承。《詩經》中“薄伐獫狁,至于大原”的詩句,描繪了這片土地的壯美,其中“大原”即原州,南北朝時期首次稱原州,此名沿用至今。 西夏區:夜經濟點亮文旅發展新“夜”態 潮流多彩的懷遠觀光夜市,漫葡小鎮的沉浸式夜游,激情四射的搖滾蹦迪現場,參與感爆棚的“懷遠青年”音樂節,激情似火的打鐵花和馬戰表演,在801創意產業園松弛感滿滿的逛吃體驗,年輕人相約登賀蘭山看日出……今年以來,銀川市西夏區不斷拓展豐富夜間游玩、娛樂、購物等內容,新業態、新場景、新產品不斷涌現,不但點亮了銀川夜經濟,也為文旅消費市場... 寧夏聚力賦能讓青年拔尖人才挑大梁 自2016年起,寧夏每年選拔培養青年拔尖人才100名左右。截至2024年,已選拔8批共1079名,培養期為5年,培養期滿360人,其中大多數已成長為當地或本部門的領軍人物、業務骨干、中堅力量,成為單位科研、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的領頭人和關鍵崗位的主力。 一水涌動,塞上織錦繡 大河浩蕩奔流,一路千折百轉,在中華大地上勾勒出一個大大的“幾”字。“幾字彎”一撇劃過,成就了全國唯一全境屬于黃河流域的省份。從此,寧夏以勇擔善謀的魄力、銳意改革的勇氣、真抓實干的作風,不斷破解水資源制約和瓶頸,系統重塑人水和諧格局,精心呵護黃河,不僅破解了新老水難題,還創造了可借鑒、可推廣的現代化治水新模式。 【尋訪寧夏文化新名片】石嘴山:打造“城市文學、工礦文藝”高地 文章合為時而著,歌詩合為事而作。城市是文學的富礦,城市轉型離不開文化浸潤,石嘴山市打造“城市文學、工礦文藝”高地,書寫城市華章,傳承文學基因,講好石嘴山故事,挖掘和拓展具有石嘴山地標和地域特點的文化,將石嘴山文化打造成一張“燙金”名片,用高水平高質量文化強市建設的生動實踐,為推進產業轉型示范市建設、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石嘴山... 更 多 苦練絕活 爭創一流——“人民工匠”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許振超 裝卸效率是衡量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重要指標之一。在山東港口青島港不斷提升裝卸效率的路上,“金牌工人”許振超起到重要作用。 “共和國勛章”獲得者黃宗德:屢立戰功 永遠忠于黨忠于人民 “共和國勛章”獲得者——黃宗德17歲入伍投身革命,先后參加渡江戰役、江西剿匪、抗美援朝戰爭,在多場戰役戰斗中屢立戰功。如今,他雖已93歲,身患膀胱癌和多種老年疾病,但仍堅持做紅色基因的傳遞者,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。 “共和國勛章”獲得者李振聲:耕耘天地間 筑牢大國糧倉 糧穩天下安。“共和國勛章”獲得者、我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奠基人——李振聲院士一輩子扎根麥田,不僅培育出抗病、耐鹽的高產優質小麥,還組織開展了多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農業科技攻關項目,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。 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| 王小謨:自力更生,中國人能做成! 新中國75周年華誕即將到來之際,一批為新中國建設和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功勛模范人物,被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。“人民科學家”王小謨院士被譽為“中國預警機之父”,引領我國實現了從地面雷達向空中預警指揮機的飛躍。他提出世界首創新型預警機方案,突破100余項關鍵技術。他培養出一大批年輕專家,成為我國軍事電子領域的中堅力量。2023年3月,... 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 | 王永志——時刻聽從國家召喚 敢于赴湯蹈火 在新中國75周年華誕即將到來之際,一批為新中國建設和發展作出杰出貢獻的功勛模范人物,被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,以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。“共和國勛章”獲得者——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首任總設計師、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永志說過,他一生干了三件值得欣慰的事:研制導彈、送衛星上天、送中國人進入太空并籌建中國空間站。對很多人來說,這三件事... 更 多 融媒 文化底色?生態亮色 數說新中國75年|綜合國力大幅躍升 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 清澈的愛|我們一起,筑起新的長城! 微視頻|75秒看新中國75年家電之變 青春華章·中國向上丨中國的幾何美學驚艷世界 中華民族,各族人民的共同身份